阅读历史 |

国民法医 第46(1 / 2)

加入书签

传说中,单枪匹马,勇斗多少多少名匪徒的,在刑警队里,都是受批判的对象。

操典的要求,也是无数人用鲜血和性命换回来的宝贵教训,就是用人多欺负人少,用堂堂正正的队伍,去捕捉那些宵小之辈,以明正典刑的方式,昭告社会,将做人的底线清清楚楚的画出来。

这一次也不例外。

在调查有了突破性进展以后,黄强民决定将三名抢劫嫌疑人,连同交易销赃的人员,一并抓捕归案。

只是如此一来,抓捕人数就大为上升了。

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,黄强民一口气点了三个中队。负责布控的是负责布控的,负责抓人的是负责抓人的,带枪的民警是预防意外的。

黄强民要求的也是干净利落的抓捕。

命令是清晰的命令,准备是充分的准备,但到了准备抓捕的时候,各种担心,还是不免涌上心头。

吴军和严革属于老同志,留在了车上,随时准备支援。

江远和王钟属于年轻技术员,也就是年轻大牲口的一种,被安排到卡口防范。

两人刚就位,便听到院子里,传来了呼喝声。

“松手。”

“蹲下!”

“再动开枪了。”

正如吴军所言,刚刚还显得沉默雄壮的队伍,一旦开始抓捕了,立即就转入了鸡飞狗跳的模式。

威胁动枪的声音,更是让江远眼皮子直跳。

虽然网上盛传警用小手枪一梭子子弹打不死一个人,但做法医的知道,有的人,你只要真的碰他,他就真的敢死。

这要是抬一具尸体回去,可就称不得干净利落了。

嘎吱。

农家院的后门,被人轻轻的给推开了。

一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,脚上的鞋带松开了都没注意到,就这么蹑手蹑脚的从门里钻了出来。

江远和王钟对视一眼,默默的走前两步,将卡口的位置给卡住了。

他们的左右两侧,各有两名刑警,是一模一样的动作,往前卡住小巷子,手摸出甩棍来,眼睛紧盯着从后门出院子的年轻人。

只见这年轻人又走了两步,再淡定的看看身后,又担心的掏出手机来,瞅了两眼,接着,他才毅然的咬咬牙,抬头挺胸……

就与六名刑警的六双眼睛,对视了起来。

准确的说,他是先与江远和王钟对视,再与左侧的刑警对视,又与右侧的刑警对视。

吱嘎。

年轻人回到了农家院内。

“趴地上,双手抱头!”里面的吼叫声开始重新刷新。

模式创新

“蹲好了,别动啊!”

“趴着,头向下。”

“手背过来!”

农家院里,全是吼叫的声音。如果不纠结内容的话,兴奋度跟坐过山车差不多。

当然,表情也是差不多样式的。

江远跟着刑科中队的一众技术员入内时,农家院里总计七名嫌疑人都已经被戴上了手铐。

院内,几百平米的土地上,栽的都是果树,不知是杏还是梨或者别的什么品种的果子,此时只有睾悳丸大小,或两两成对,或独立自主,或三足鼎立的挂在树枝上,随风摆动,柔韧而有弹性。

树下的桌子都空着,几名闲下来的警察坐了上去,但更多人还是在院子里晃悠。

魏振国招招手,将江远叫过去,低声道:“三个光头,就是抢劫案的嫌疑人。”

在江远用监控视频,确定了刀具的来源之后,就有刑警在三名抢劫犯的住所附近蹲守了。

而此处的农家乐,本身就是跟着三名抢劫犯过来的。所以,立即就被确认下来的,便是三名抢劫犯的嫌疑人。

只是三人全是光头……江远好奇的问:“为什么都是光头?”

“不知道,看样子是新剔的?”魏振国说着就过去,直接问:“你们为什么剃光头?”

刚被摁在地上的犯罪嫌疑人,才戴上了手铐爬起来,脑袋里还琢磨着怎么对抗审讯呢,就听到这么一个问题,不觉愣了愣:“就想剃。”

“这是你们的团伙发型?”魏振国指了一下,问:“跟制服一个意思?”

“不是……那不能算。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
“这会知道团伙判的重了?晚了。”魏振国现场施压,令三名光头心神不宁。

过了一会,负责搜检的刑警,从院子里的面包车的车座下,找到了三把作案时用的刀具。

知道案情的几名警察都悄然松了口气。找到了刀具,证据链就算是基本补全了。

接下来,这三名劫匪即使不交代,也是逃不脱的,已然具有了零口供判案的基础。当然,能拿到口供还是最好的。

紧接着,有刑警从房后的仓库,以及地下室里,起获了包括烟酒在内的大量赃物。

有头发的四人表情各异。

中间穿着lv衬衫的中年人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